• 實踐項目 返回列表

    李希貴:艱難的道路上不會擁擠

    2022/5/6 9:19:20

    640.png

    李希貴,北京第一實驗學校校長、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、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,原北京十一學校校長


    2021年5月23日下午在北京師范大學,李希貴校長為“未來教育家成長計劃“首批學員所做的《艱難的道路上不會擁擠》報告里,主張大家要“做難而正確的事”,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,為“未來的自己畫像”。李校長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十一學校的經典案例,從“以成長定義成功,不斷否定并超越自我”“系統性結構化解決問題”“在兩難中尋找第三方案”“在不確定的世界里給自己一個篤定的價值觀”四個方面,給有志于成為教育家的校長們提出了創新思維、系統思維、非線性思維和生態思維等四種思維方式的轉換、轉變與轉化。


    圖片

    用成長的定義來定義成長


    有一頂桂冠叫“成功”,但沒有人能天生戴有這頂桂冠。
    最難的是打敗“成功”的自己,進入一個全新的境界!
    從“自我實現”走向“自我超越”,靠什么?靠的是“反思”。通過不斷的自我否定,而把成功的自我推倒再來。

    波斯納:成長=經驗+反思;知識=經驗x反思2

    *反思圖:維恩圖
    “如果下次再來”:我們哪些可以保留?哪些地方可以改進?
    “我和制高點的異同”:我們和制高點有哪些地方有交叉點?
    “我們學不了”:真的學不了?為什么學不了?要從他們起點的路徑開始學習,而不是簡單地在他的高峰向他學習。

    “那些我不同意的觀點和做法里有沒有值得借鑒的部分”:不能簡單否定,其存在有其存在的價值和理由。

    *反思工具:改寫個人簡介
    10年前的個人簡介和現在個人簡介一樣嗎?改寫個人簡介,來看個人的進步,還可以看你的關注點有何不同。刪除部分與理由、保留部分與理由、增加部分與理由。

    你看重什么,看清什么?
    * 為未來的自己畫像
    圍繞自己置于中心的核心能力,思考四部分:親密關系、教學與研、職業理想、人生體驗
    * 給謙遜賦予領導力
    “這個領導非常低調”,這是一個對做人的很高表揚。然而,謙遜并不等于領導力,要把謙遜轉化為領導力。
    謙遜,是一種態度,要轉化為能力,需要一定工具。
    1.調整說和聽的比例。
    2.從不同的觀點中尋找10%的精華。
    3.從你不認可的人和事情中找到可以借鑒之處。
    4.隨時更新重要領域制高點信息。
    5.對任何一次成功都找到可以改進的地方。
    6.用各種方式讓下屬清楚地知道你有許多方面不如他們。

    *建立“個人董事會”:企業管理者、知心朋友、業內高人、跨界專家、老少忘年交、非領導上司、新興產業從業者
    “業內高人”,見不到“本尊”,但可以讀其著作。

    我們很容易受自己所從事行業的局限,不容易創新,要在其他行業的專家中尋找創新靈感和創新領域,所以要有“跨界專家”。第一類,投資經理,他們對社會的發展趨勢把握好,善于“講故事”“講道理”。第二類,媒體記者,全面系統地把握別人的思想與邏輯。

    “忘年交”:1、年長忘年交,可以給你過去的經驗,給你撥云見日,指點迷津。今年的大事,就是明年的故事。以前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口頭禪“我就不信這事沒辦法”,給我很大啟發。有一位銀行的老朋友,他有一個特點:看人總看有點。2、年輕忘年交,可以讓你思想不僵化,不得老年癡呆癥。


    圖片

    系統性結構化解決問題


    系統思考:全局性、根本性、預見性
    根本性:通過現象看本質。
    預見性:動態性和關聯性
    全局性:
    *把握全局不僅僅是讓你顧全大局,更是顧全自我
    顧全大局,并不僅僅意味著犧牲自我,而更是顧全自我。
    “建設教育強國”是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”。我們靠什么去支撐現代化?
    從教育生態來看,抓什么就成什么樣了嗎?“種瓜未必得瓜”。
    在成就大局中成就自我。
    * 在非線性的世界里避免用線性的思維模式解決問題
    錯誤思維:大量加課時;作業訓練過濫;教師培訓,備課統一模式,課堂模式跨學科;名校集團化等,都容易在“過”

    * 恰當地劃定邊界
    可以在什么范疇里解決?
    例如,你希望營造良好的校園生態,就不能樹種單一,就不能沒有水池!
    例如,解決師德問題,能不能局限于在職教師?要從入口和出口兩個端口抓。
    例如,教師隊伍建設,不能把邊界局限于“培訓”,要擴到專業定位、大學課程、教師資格制度等等。即或是“培訓”,也不能停留在過去的“三筆一畫”上了,還有情感管理、師德修養等。

    * 理解時間延遲帶來的動態性格和相關性
    刻舟求劍的啟發。
    10+10+10決策工具:這件事做完了,10分鐘之后會發生什么?10個月之后會發生什么?10年之后會發生什么?不要一件事做完就完了。

    * 把相關方擺進自己的思維框架中
    這件事決策之后,對同事、領導、同行、公眾、下屬等會帶來什么影響?
    * 看清各種限制因素
    沒有限制因素的事情是不存在的!如果你認為沒有限制因素,是因為你沒有看到,或者你還沒有行動。
    優秀的決策者,就是在決策之前就充分看到和考慮到限制因素,但又不因為有這些限制因素而裹足不前。
    * 提防“有限理性”
    人們傾向于理性地從自己短期的最大利益出發采取行動,這是人的本性,也是陋習。
    “有限理性”的具體表現:喜歡走捷徑。選擇性接受風險以及帶來的危害??浯螽斚碌闹匾?。不喜歡接受自己不喜歡或者不符合自己心智模式的信息。

    * 結構化
    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把不良結構的問題轉化為結構良好問題的過程。
    四個要素:初始狀態、目標狀態、實現路徑、限制因素
    在具體行動過程中,我們常常忘了我們的目標。
    管理者必須遵循的5個基本步驟(橋水基金創始人瑞.達利歐):
    1.有明確的目標。
    2.找到阻礙你實現這些目標的問題,并且不容忍問題。
    3.準確診斷問題,找到問題的根源。
    4.規劃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案。
    5.做一切必要的事來踐行這些方案,實現成果。

    * 篤定目標
    圍繞目標來思考方式,改善方式,評估方式。
    * 定義問題
    能夠寫下來的問題容易被管理。
    能夠拆分的問題才是可以解決的。
    北京十一學校的后廚倉庫鑰匙是由家長委員會保管!
    ?;饭芾?,是由同屬一個部門的兩位化學實驗員保管,還是有不同部門的實驗員保管?
    學生課業負擔為什么重?
    1.作業分層教師個體勞動過重;
    2.評價機制導致各科教師是搶時間;
    3.后進學生作業不得法;
    4.課外班重復作業;
    5.考試頻繁占用新授課時間;
    6.平時周末假日不同作業缺乏分類研究。

    * 從現象到真相
    很多你認為是問題的地方不是問題,而是現象,你要尋找現象背后的問題。
    遲到,是現象,不是問題,要找到遲到背后的根源。
    * 影響因素往往是一個結構性問題
    結構性問題,只解決某個具體因素,是無法長久解決問題。要從結構化、機制性的視角去解決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

    * 區分因果和關聯
    例如,“2020年,我們推行了‘10+30+5’課堂教學改革,升入重點中學的比例提高了8%”,這樣總結,因果關系是否成立?


    圖片

    在兩難中尋找第三方案


    * 解決問題要用腦子
    案例:301醫院急診收到了一個病人。病人誤食了一個蟑螂,擔心蟑螂不死,自己主動吃了蟑螂藥,被抬去急診室急救。

    校服管理:選擇性、辨識度
    食堂管理:競爭性、穩定性——有條件的末位淘汰,而不是簡單的末尾淘汰。
    要有“既要”和“也要”并行的思維。
    例如,“需求1:素質教育”和“需求2:升學率”之間真的是沖突的嗎?通過“五育并舉”和“分層分類課程方案”,可以把這兩者結合起來,并且相互促進。


    在不確定的世界里給自己一個篤定的價值觀


    核心價值觀和基本價值觀的區別就像是“專業著裝”和“日常著裝”,它代表了組織與眾不同的地方。
    谷歌:永不作惡
    華為:以奮斗者為本
    * 在容易出問題的領域亮明態度
    錢大媽:不賣隔夜肉
    丹.蘇利文和芭布斯戰略咨詢公司的核心價值觀:
    1.始終控制進展的動力。
    2.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有助于團隊協作和成員關系緊密。
    3.道不同不相為謀。

    認可穩定的質量以追求學生長遠利益。不是盲目追求越來越高的質量。
    平衡管理和教育的分寸,能用教育解決的問題絕不依賴于管理。
    不要追求100%!追求100%,得到的就不是真實的結果。

    家長是合作伙伴而不是服務對象。
    在艱難的決策、充滿挑戰、發生矛盾沖突的情況下,核心價值觀可以稱為北極星,幫助你作出了找出正確的做法或正確的行動方式?!铝炙埂吨辽浦羵ァ?/section>

    北京十一學校核心價值觀:
    1.竭盡全力幫助老師,以方便老師竭盡全力幫助學生。
    2.教育學首先是關系學,潤滑關系以奠定教育的基礎。
    3.把錢花在離學生最近的地方。

    竭盡全力:竭盡自己的力量;竭盡全力去求援;竭盡自己的資源。
    竭盡全力幫助老師:下午義工接送教師子女;就醫;就讀;教師事故救援隊……
    評價團隊而不是評價個體。
    以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處理學生。
    潑水節師生共同參與制,學生決定狂歡節老師校長的裝扮等。
    師生關系的主導方在老師,判定方在學生。
    我們把核心價值觀稱為“領導力影子”,職位越高,他們投射的影子就越長。
    北京十一學校是三無學校:沒有辦公室,沒有倉庫,沒有專用會議室。
    一個人確立自我目標的過程,事實上也是脫離世俗評判標準,建立自我評判標準的過程。
    圖片


    —  END  —


    來源 | 節選自《李希貴:<艱難的道路并不擁擠>》一文,有修改。

    作者 | 毛道生

    轉自 | 光明社教育家


    5544444